隋唐运河北京段桑干河故道地名考(九)作者:朱昌春 ●广阳城 西汉置广阳县,属广阳国。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七里广阳城村。东汉建武初年封刘良为侯邑,属广阳郡。西晋属范阳国。北魏属燕郡。北齐时废广阳县入蓟县,但古城犹在。唐代曾侨置瑞州来远县、夷宾州来苏县、归义州归义县(皆为羁縻州县)于此。位于桑干河(永定河)西岸。金代于此置广阳镇。明代此地已无村落。明人王嗣箕有诗云:“良封曾建广阳城,今日犹存旧日名。遗址荒凉人迹少,晓烟相映暮云平。”今有北广阳城村,形成于清代,因广阳城址在村南,得名北广阳城。 今广阳城地处平原,哑巴河流经其东。海拔43.3米。以种植小麦、玉米为主。近年已经开发为住宅区。已与良乡镇城区连接。京广铁路、黄良铁路、京石公路、地铁房山线经此。 ●良乡县 西汉置良乡县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西土城。民国《良乡县志》卷一:良乡“以其人物俱良名,”而得名。1958年进行文物普查,经研究确认,今窦店镇西,为汉代良乡故城。故城东北距今良乡镇二十五里。良乡故城的城垣因年代久远,但其轮廓依稀可见,城池呈长方形。该城垣始建年代是战国末到西汉初,1979年考古复查时,在城址中发现很多唐代砖瓦残片,说明该城使用下限至少到唐代。 据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记载:“良乡,汉县,属涿郡,至隋不改”。可见汉良乡县至唐时未变,与考古发现土城遗址中遗留唐代砖瓦相吻合。1972年,在房山县崇各庄焦庄村出土《唐焦西鸾夫人郑氏墓志》,墓志记载郑氏以贞元二年(786):“十一月壬寅窆于土城之北原。”可知焦庄在唐时属良乡县,而今焦庄村正位于窦店土城之正北,与墓志“窆于土城之北原。”正合,窦店土城为唐良乡县故城属实。 1923年,在良乡县西门外出土《唐张道升墓志》,墓志称永贞元年(805):“窆于幽州良乡县闫沟,”说明今良乡县西门外,为唐良乡县闫沟。据《资治通鉴》卷278:“长兴三年(932)初,契丹既强,寇抄卢龙诸州皆偏,幽州城之虏骑充斥。每自涿州运粮入幽州,虏多伏兵于闫沟,掠取之。及赵德钧为节度使,城闫沟而成之,为良乡县,粮道稍通。”可知今良乡城乃五代赵德钧所建,在唐时这里称闫沟,与墓志相合。又按《太平寰宇记》卷69河北道幽州良乡县条:“在燕为中都,汉良乡县属涿郡。唐圣历元年改为周皆县,神龙元年复旧为良乡。”据唐郑、张二墓志记载可知,窦店土城至唐贞元二年(786)为唐良乡县未变。 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入蓟县。武平六年(575)复置良乡县,属涿郡。唐圣历元年(698)改名固节县,神龙元年(705)复名良乡县。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县治移到今房山区良乡镇,属幽州。地处桑干河(永定河)南线西侧。辽属析津府。金属大兴府。元属大都路。明、清属顺天府。1914年属京兆地方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58年3月划归北京市,与房山县合并设立周口店区,并废良乡县为良乡镇。1960年良乡镇改属房山县。1998年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此办公。 良乡古为北京与中原地区交通大道所经。境内以平原为主,兼有冈岭地,最高海拔64.7米,最低海拔37.5米。年降水量630毫米。京广铁路、黄村--良乡铁路、京港澳高速公路、107国道等经此。为房山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商贸和交通中心。 (已完结) 编号:zcc20150623001z
【相关报道】
|